
同期由10月18日開幕的第二屆台北藝術週(Taipei Art Week)將繼續進行至11月2日,開幕以來大獲好評。兩大藝術盛事共同展現了台北在國際藝術生態系統中的關鍵角色,令台北繼續作為國際文化日曆中的重要站點,自豪地迎接畫廊、收藏家、藝術家、機構、組織和藝術愛好者的參與。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瑩表示:「ART TAIPEI 2025 再次證明了台北處於亞洲不斷演進的藝術版圖核心。今年,我們與 Kiaf SEOUL 及 Art Jakarta 合作,啟動『The Collector Circle』並共享彼此的貴賓網絡資源,重申了此展會作為連結區域市場、強化本地藝術生態的動態平台角色。我們欣喜見到各展區銷售表現強勁,包括多位原住民藝術家作品獲得收藏,這與本屆『當代藝術的文化多元與平權』的主題深刻共鳴,而『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區』的作品亦廣受好評。第二屆台北藝術週也與展會同期成功舉辦,致力於培育本地藝術社群,並於整個城市中展現亞洲藝術的深度與多樣性。」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亞洲最悠久藝博會之一的創新突破
本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匯聚來自6個國家與地區、120間畫廊參展,其中逾半數為台灣本地畫廊,並有多間國際知名畫廊參與。展會以「當代藝術的文化多元與平權」為核心主題,規劃四大主題展區,包括「FOCUS | Film Sector 錄像藝術區」、「第六屆台灣原住民族藝術特區」、「話客.畫客——客家文學美術的當代湊陣」及「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
參展畫廊陣容堅強,國際畫廊包括貝浩登、季豐軒、漢雅軒、德薩畫廊、GALLERY BATON、Gana Art、澡堂畫廊、白石畫廊等;台灣重要畫廊如尊彩藝術中心、索卡藝術、亞洲藝術中心、藍騎士藝術、Artemin Gallery、伊日藝術計劃等也齊聚展出。
展會期間交易熱絡,參展畫廊紛紛傳出捷報,參展畫廊對本屆盛會給予高度評價,台灣藏家的購買力與鑑賞力令人印象深刻,顯示台灣藝術市場持續升溫。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是一個非常傑出的藝術博覽會,我很高興在多年後決定再次回來。自從數十年前的第一次來訪與展覽以來,台北一直在我心中佔有特別的地位。能夠認識新的收藏家非常美好,而在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我們看到收藏家的積極參與,每天都有收藏家回來參觀,整個展會期間銷售也非常穩定。」~德薩畫廊創始人Pascal de Sarthe
「我們很高興看到認真的收藏家到訪,同時也有年輕一代的收藏家對探索自己品味感興趣,這實在令人興奮。」~澡堂畫廊總監白石玉莉香
「我們已參加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很多年,很高興在首日就已售出超過 60 件作品——不僅是我們長期支持的收藏家朋友,還有在展會上認識的新客戶。更令人興奮的是,我們的作品受到觀眾熱烈關注,包括蔡康永的最新作品。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對我們來說仍然是一個極佳的展示平台。」~白石畫廊總監蘇芸加
「台灣有相當多認真的收藏家,他們對學習和理解藝術充滿熱情。能夠遇到許多年輕人對收藏感興趣,真是太好了。」~季豐軒創辦人及總監季玉年

「漢雅軒在本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獲得滿意的銷售佳績,預展首日成交尤為突出。博覽會與藝術週同期舉辦,氣氛極具生命力。我們結識了很多資深藏家和同業朋友,也樂見新世代藏家群體多元且具深度的收藏方向。」~漢雅軒畫廊總監林昶汶
「亞洲藝術中心從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1992年創立開始就每一屆都參加,從來沒有缺席過,今年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和台北藝術週同期舉辦,吸引了來自國外非常多優秀的藏家和學術界人士蒞臨台北,台北的不同畫廊也在這個期間推出精彩的展覽,使得整個台北充滿了藝術的氛圍及活力。今年我們開展首日就成功售出展位60%的作品,我們的作品除了售出給台灣的本地藏家外,也有來自英國、香港、新加坡、日本及韓國的新藏家,展出藝術家中,李真及朱銘的作品收到極大的關注,尤其李真3公尺高的巨型雕塑『清風雲露』,更是整個會場的焦點。 」~亞洲藝術中心總經理李宜勳
「我們非常開心這次帶來的韓國代理藝術家鄭知淑共14件雕塑作品,一開展即引起現場觀眾熱烈關注與討論,因深受藏家喜愛,隨即也在第一天展期結束前已全數完售。佳評如潮甚至吸引到公部門代表洽談未來合作的可能性。這次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約有95%的藏家是新面孔,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好的拓展平台。展場內其他展出藝術家的銷售狀況也相當不錯,尤其受到許多室內設計師及建築師的青睞。」~海神畫廊藝術總監胡閔堯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是一個極佳的平台,讓我們能接觸到台灣本地收藏家的強大網絡。他們對收藏台灣及國際藝術家的作品都很有興趣,我們亦因銷售情況相當不錯而感到非常高興。」~索卡藝術畫廊經理吳宜玲
「琢璞藝術中心推出張騰遠的全新系列個展,除了平面作品還有二件可愛逗趣的公仔雕塑在展場中心位置。由於展出作品經過詳細規劃配置,整體效果突出,吸引來往的眾多觀眾進入場中駐足詢問。在開展的第二天作品銷售即達成總銷售成績的93%。而新藏家也達三分之一,算是一次成功的展售。」~琢璞藝術中心經理蔣凌吟
「今年是我們參加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的第6年,許多藏家都反應很欣賞我們這次展位的設計與呈現。除了認識許多新藏家之外,今年最興奮的是好幾位國際學者和媒體關注了我們並展開深度的交流。今年銷售上相比去年增加了20%,其中藝術家劉欣作品完售,日本書法家山本尚志也受到很大關注。台北藝術博覽會依舊是台灣最重要的藝術展示平台。」~異雲書屋主理人陳維駿
「自2015年以來,GALLERY MAC 一直積極將韓國當代藝術家引入台灣藝術市場。今年,畫廊在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再次取得了顯著的成功,再次確認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作為亞洲藝術市場領先平台的地位,並在區域內開創了新的可能性與對話。展會期間,多件作品成功售出,反映出台灣收藏家對韓國藝術家的濃厚且持續增長的興趣。我們期待明年再次在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與您相見。」~GALLERY MAC 藝廊總監 Youngho Jang

這是暮拉⾸次參加 ART TAIPEI,我們帶著學習與交流的⼼情⽽來,任何的對話與交流都是學習。能與亞洲各地優秀畫廊並肩展出,是⼀次非常寶貴的經驗。我們不僅觀察到藝術市場的成熟度與多樣性,也感受到亞洲藏家對多元媒材與創作的⾼度興趣。整體反應顯⽰,藏家對兼具思考性與⼯藝深度的創作有著⾼度興趣。這樣的回饋不僅是肯定,也⿎勵我們持續深化與亞洲及國際藏家之間的對話。~暮拉多元藝術空間主理人楊茜羽
「我們在第一天預展時有非常亮眼的表現,共售出12件作品,包含藝術家李重重、江凱群、黃頤勝、嚴靖傑、劉得浪、李承道與陳普的創作。其中超過五成的成交來自新客戶,對我們拓展藏家群體來說是非常振奮的成果。 此外,今年尊彩藝術中心在 MIT 新人推薦特區合作的藝術家劉星佑,也售出了超過一半以上的作品數量,其中最大幅的作品由香港驕陽基金會購藏。」~尊彩藝術中心總經理陳菁螢
「本屆ART TAIPEI 2025 台北藝術博覽會在整體規劃更顯成熟與國際化。主要動線設計寬敞流暢,海外藏家明顯增加,國際媒體能見度持續攀升。VIP日入場人數控管得宜,讓藏家能更充分地觀賞作品深入交流,成功促成收藏洽談,整體成效顯著。」~Bluerider ART 創辦人 Elsa Wang
「我們非常開心這次帶來 台北藝術博覽會的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作品受到許多企業主收藏的青睞,大會藏家計劃 The Collector Circle 的印尼藏家團也收藏了台灣藝術家陳雲的作品。這不僅展現了台灣藝術的吸引力,也為我們在印尼的佈局帶來極大助力,進一步推廣台灣藝術家走向國際舞台。」~伊日藝術計劃總監黃禹銘
「台北藝術博覽會充滿活力且令人振奮——它讓我們的藝術家拓展了創作視野。這是一段非常寶貴的經歷。」~LWArt 擁有人及總監小川將司
「我們首次參加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並呈獻日本陶藝家酒井智也的個展,開展十分順利,受到了新認識的台灣收藏家以及其他亞洲收藏家的熱烈歡迎,這些收藏家是我們在日本難以接觸到的。」~B-OWND 藝廊總監 淵上貴史
「赤粒藝術十年來持續參加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此次展出中,藝術家劉家瑋的〈山林系列〉持續受到國內外重要藏家關注,再創佳績;呂浩元則以鮮明色彩與獨特構圖語彙脫穎而出,成為現場焦點之一。這十年來,我們始終與藝術家共同成長,見證他們的成熟與突破。無論是年輕世代的實驗精神,或資深藝術家的深邃思考,都是台灣當代藝術最珍貴的資產。我們期待透過藝博會的平台,讓更多國際藏家看見台灣藝術的多重樣貌與創造力。」~赤粒藝術負責人陳慧君
「我們今年首次參加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總銷售額便超過六成,其中一半作品由在展會結識的新藏家購藏。台灣藝術家陳玉純首次登場即創下超過70%的亮眼銷售成績;此外,首度亮相的韓國藝術家李知恩,其作品更是全數售罄。」~ArteminGallery創辦人Ben Hsiao及Casper Chen

台北藝術週:城市藝術能量的全面展現
第二屆台北藝術週於10月18日至11月2日全面擴大舉行,串聯全市超過100間畫廊、美術館、藝術機構與藝術家工作室,規劃八個區域、八項主題企劃及涵蓋眾多公共藝術項目。參與機構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當代藝術館、富邦美術館、文心藝術基金會、洪建全基金會等,呈現台北活躍多元的文化生態。首度推出的「藝術巴士」3條主題路線一經曝光即刻額滿,開幕首週可見許多觀眾手持地圖穿梭各畫廊,城市人潮熱度持續發酵,顯示「城市走讀」的高度參與。
國際論壇探討亞洲藝術全球影響力
台北藝術週國際論壇於10月21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邀請到古根漢美術館和基金會策展事務總監Alexandra Munroe、香港大館藝術主管皮力、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前總監、獨立策展人Emily Pethick,共同探討亞洲藝術的全球定位與未來影響,為藝術專業人士和愛好者提供了深入的學術交流平台。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會期間亦舉辦多場藝術講座,邀請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李玉玲、日本數位藝術先鋒宮島達男、驕陽基金會創辦人孫啟越、2025日惹雙年展策展人林怡華、澳洲藝術機構Bundanon執行長Rachel Kent及漢雅軒創辦人張頌仁等海內外重量級嘉賓,共同探討美術館的社會角色、亞洲LGBTQ藝術、原住民當代實踐及水墨未來轉化等前沿議題。
下一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將於2026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舉行。台北藝術週也將持續擴大舉辦,進一步鞏固台北作為國際藝術交流平台的重要地位。
關於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是亞洲歷史最悠久的國際藝術博覽會之一,自1992 年創立以來,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於台北舉辦,匯聚全球頂尖畫廊、藝術家及收藏家。ART TAIPEI 是每年 10 月台灣的藝術盛會,也是亞太地區國際藝術交流的重要平台。
關於台北藝術週
「Taipei Art Week 台北藝術週」自 2024 年由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新任理事長陳菁螢女士發起,致力打造每年十月最受矚目的視覺藝術盛會。串聯台北城市中的畫廊、美術館、藝術機構與藝術家工作室,結合國際論壇,開創藝術週作為國際交流與市場開放的重要平台。此一品牌的誕生,展現台灣邁向國際藝術中心的決心,提升藝術家與畫廊產業的國際能見度,並積極推動藝術產業與國際合作接軌。
首屆台北藝術週於 2024 年 ART TAIPEI 期間舉辦,結合超過 70 家畫廊、18 家美術館,以及全台北市重要的藝術機構與基金會,共動員超過 100 間藝文單位,獲得廣大迴響。
2025 年藝術週將全面擴大,規劃 8 展區與 8 個主題項目,深入城市各角落,帶動國內外觀眾參與。
請瀏覽台北藝術週官方網頁參閱更多資訊:https://taipeiartweek.tw/en/
關於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Taiwan Art Gallery Association, TAGA)成立於 1992 年,旨在整合畫廊界資源,推動台灣藝術市場發展。協會下設三個主要部門:會務中心、藝術博覽會、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分別負責會員服務、籌辦國內外藝術博覽會,以及藝術產業研究與政策推動。每年主辦的「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已成為亞洲重要的國際性藝術展會,並透過地方型展會及產經研究,持續推動台灣藝術產業接軌國際,促進畫廊產業繁榮。
台北藝術週
展覽及開幕活動將於台北市內多個藝文場地舉行
展覽及活動日期
2025 年 10 月 18 日(六)至 11 月 2 日(日)
好文章與好朋友分享!請分享本文,讓朋友們與您同享新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