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新知2022-02-23

速度更快、效率更好、桿數更低

競速高爾夫紀錄保持者克里斯多福.史密斯分享打出更好成績的秘訣
速度更快、效率更好、桿數更低

許多球友的個人最低桿或許都優於2005年10月16日我在芝加哥傑克森公園高爾夫球場打出的65桿。但是我的紀錄之所以特別,是因為我揹著六支球桿只花了不到44分鐘就打完18洞。我因而在芝加哥競速高爾夫菁英賽打敗其他40位參賽者,締造金氏世界紀錄,至今未被超越。我並未因此成為名人,不過卻因而開啟有趣的職業生涯。

競速高爾夫的計分方式很簡單,而且從未改變。將你的桿數加上所花的時間,就是你的成績。我在傑克森公園高爾夫球場的成績標示為109.06。我以48分30秒在奧勒岡州鬼溪球場打出66桿,所以成績標示為114.30。這個計算方式純屬偶然,就和球洞直徑4.25英寸,棒球壘包間隔90英尺,如出一轍。時間和桿數必須兼顧,不可側重一方。

● ● ●

傳奇肯亞中、長距離跑者伯納德.拉加特(Bernard Lagat)曾經奪得五面奧運獎牌,1,500公尺速度史上第二,他也是我們的競爭者之一。我在2013年世界競速高爾夫錦標賽第一次和伯納德交手,立刻意識到他的威脅性,因為他速度比我們快多了。不過伯納德才剛入門高爾夫,擊球準確性不足,無法靠速度彌補。

● ● ●

競速高爾夫很適合電視轉播,2012年在班頓沙丘舉行的世界競速高爾夫錦標賽就是由CBS Sports 負責轉播,但是現場觀戰卻是一項挑戰。競速高爾夫有其侷限,班頓沙丘業主和創辦人麥克.凱瑟(Mike Keiser)也有此感嘆。麥克和我曾討論興建高爾夫版的馬克西穆斯競技場,讓觀眾得以一覽整場賽事。敬請期待。

● ● ●

任何球場都可以打競速高爾夫,不過果嶺緊鄰下一洞開球台的老派球場格外適合。坡度大的球場會很辛苦,然而奧古斯塔的18洞跑起來也不輕鬆。堅硬的草皮會是加分項目,班頓沙丘之所以適合競速高爾夫的原因正是在於此。還有避開濕熱的日子。盛夏舉行的競速高爾夫比賽會是最嚴峻的挑戰。如果濕熱的天氣加上坡度大的球場,那麼只有最適者能夠生存。不過這只是最多18洞的球賽,而不是42公里馬拉松,所以開心就好,無須過度較真。

● ● ●

競速高爾夫已普及全球,歐洲、日本、澳洲、紐西蘭和美國都有比賽,不過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巨大。但是我一向認為競速高爾夫本身即是最重要的目的,兼具趣味、運動和挑戰,最適合在平日晨間率先上場舉行。相信當地球場也會很樂意配合。

● ● ●

競速高爾夫雖然比不上PGA巡迴賽,不過也頗具娛樂性和可看性。紅花雖好,還需綠葉襯托。競速高爾夫為高爾夫運動開拓有趣的新面向。競速高爾夫也實地示範快速打球反而可以打出更好成績。我從1988年開始教球,多次獲選PGA地區最佳教練,目前擔任吉姆.麥克林高爾夫學校總教練。不過競速高爾夫一直是我的最愛。

● ● ●

擊球準備時間越長,擊球品質越差。以大白鯊諾曼1996年名人賽崩盤為例,球局越是進行到後半段,他準備擊球的時間越來越長,但是擊球品質卻直直落,各種失誤不斷出籠。就連一般球迷都覺得他花太多時間準備擊球。你可以清楚感覺他想太多,猶豫不決。他的對手尼克.佛度(Nick Faldo)一定也感覺到了。花太多時間準備擊球真的有害無益。著名高球教練約翰.伍登(John Wooden)說得好,「有點快,但不要流於倉卒。」

● ● ●

1995年,高球教練和競賽跑步者提姆.史考特(Tim Scott)在《跑步者世界》雜誌上看到一篇關於競速高爾夫的報導,當時競速高爾夫還在萌芽階段。我們前往波特蘭的布羅德摩爾高爾夫球場各打九洞,輪流當對方的桿弟,只使用有限幾支球桿。我打出30桿,花了不到30分鐘。我很想知道:我為何得以打出如此佳績?

● ● ●

答案是:全憑直覺反應。這是人類最自然的行為模式。力求精準反而損害擊球品質。如果你預估距離果嶺150碼,大腦很快就有概念。但是如果測距儀顯示151.4碼,大腦就有得忙了。力求完美是高球員的天敵。我們寧可根據150碼這個約略的數字做出反應,大腦會同時考量球位、坡度、風勢和旗桿位置等因素,然後指揮身體做出動作。

● ● ●

傳奇教練小傑基.伯克(Jackie Burke Jr)最會善用約略的觀念。我最近在薩姆休斯頓州立大學教授高爾夫管理課程時,就曾借用他的理念。「原始人最需要精確的碼數,因為他必須射中鹿,否則就會餓死,」他說。「但是即便沒有碼數本、雷射測距儀或果嶺等高線圖的協助,人類還是存活下來,」伯克先生口中說的高爾夫原始人正是他的好友班.侯根(Ben Hogan),因為他從來都只靠著雙眼、感覺和想像力擊球。「班贏得多場大賽勝利,而且成功逃過猛虎的利齒,」他說。

● ● ●

我14歲的時候在一座公共球場打球,前面是一組銀髮族夫妻。當時我很缺耐性,有一洞開球擊中老太太的腳背,她先生暴跳如雷。我忙不迭再三道歉,換來一頓嚴厲地數落。下一洞,我等他們離開果嶺40到50碼才開始擊球。沒想到一記特大號的左曲球再度擊中同一位女士的背部,可想而知下場極為悽慘。從此以後,我一定空一組再開球。

● ● ●

競速高爾夫符合我所謂的蘇沃洛夫原則。亞歷山大.蘇沃洛夫(Alexander Suvorov)是18世紀俄羅斯軍事將領,贏得63場重大戰役勝利,從不打敗仗。比較起來,拿破崙的軍事差點只有19。蘇沃洛夫治軍以嚴厲著稱,講求效率。他認為嚴格的訓練會使戰役打起來更輕鬆。競速高爾夫比傳統高爾夫更吃力,所以更能夠輕鬆打出好成績。

● ● ●

布魯克斯.柯普卡(Brooks Koepka)是當代職業選手當中速戰速決第一名,羅瑞‧麥克羅伊(Rory McIlroy)緊跟在後。布魯克斯一向認為高爾夫是種既緩慢又乏味的運動,每次遇到打球速度慢的選手,都不吝糾正之。四大賽進行到最後幾洞,速度明顯緩慢下來,於是你就會看到布魯克斯抱著手臂一臉苦惱等待其他選手完成擊球。即便牽涉高額獎金,他還是一副我們快快打完了事的模樣。毫無疑問,布魯克斯內心其實是一位競速高球員。

● ● ●

所以我們該拿打球速度緩慢的球員怎麼辦?有一點很清楚,處罰一點用也沒有,PGA巡迴賽職業選手或一般球友皆然。獎勵才是解決之道。如果能讓球員們體會到加快打球速度反而能打出更好成績,誰還會磨磨蹭蹭呢?典範模式瞬間轉變。打球速度快的球員可獲得黃金開球時間和球具優惠。成人和小孩沒兩樣,獎勵比責罰更有效果。

● ● ●

老虎.伍茲打球速度中等,時間分配才是精髓。我親眼目睹他拿下1996年美國業餘錦標賽冠軍,注意到他在抵達球位之前就已打開意識中心(姑且稱之為「教練」)收集完成各種相關資訊,接著他讓下意識(「團隊」)接手完成揮桿動作。下場比賽的是團隊,教練只在場邊觀戰。在父親厄爾以及教練的協助之下,老虎很早就學會用感官「接受」資訊,而不是有意識地「發送」揮桿要領。於是他憑藉感覺、聲音和畫面揮桿,而不是揮桿要領。這個方法明顯效果更好。

● ● ●

競速高爾夫吸引一些意料之外的人士加入,例如100英里超級馬拉松跑者卡爾.梅爾策(Karl Meltzer),他一共贏得38場超馬比賽冠軍。2016年他在阿帕拉契小徑打破2,200英里競速紀錄。卡爾只花了40天就跑完2,000英里的小馬快遞小徑,報銷七雙跑鞋。有天先跑了23英里,停下來打9洞高爾夫,然後再跑24英里。所以奔跑打完18洞對卡爾根本是小菜一碟。

● ● ●

競速高爾夫很類似冬季兩項,後者是歐洲收視最好的冬季運動。你氣喘吁吁抵達球位,一如越野滑雪的抵達射擊站。你必須控制呼吸和心跳,穩定射擊來福槍或是擊打高爾夫球。要領在於閉上嘴巴,通過鼻孔緩慢深度呼吸。這個方法對於克服壓力非常有效。湯姆.華生(Tom Watson)說的最好:「學會呼吸即是學會贏得勝利。」

● ● ●

高爾夫總是中規中矩,競速高爾夫則有點不按牌理出牌。談到引人側目,我在奧勒岡長大,史蒂夫.普雷方丹(Steve Prefontaine)是我的偶像之一,他是美國長跑運動員,在2,000到10,000公尺的距離上創造了七項美國紀錄。1975年因車禍24歲英年早逝之前,曾抗議美國大學協會拒絕給付業餘運動員。他住車屋,靠糧食券過活。其他國家的跑者都有政府資助,等同職業運動員的待遇。普雷方丹堅守立場,「他們人多不一定就是對的,」他說。高爾夫需要更多參與者,緩慢的打球速度會令他們卻步。競速高爾夫或許可以提供另一種思維方式。

● ● ●

一位長輩曾經對我說,「我年紀大了,每一支球桿的距離都變得一模一樣。」事實上,大多數業餘球友都無法營造足夠的桿頭速度,創造各球桿之間有意義的距離間隔。所以他們為何還有必要攜帶14支球桿?我通常只帶6支球桿下場,包括1號木桿、4號木桿、8號和5號鐵桿、52度挖起桿和推桿。許多球友都攜帶多支挖起桿,但是沒有一支打得好。

● ● ●

我最喜歡將學生的14支球桿減半,然後帶領他們下場打九洞。他們在第一洞球道所面對的擊球距離通常不會和所攜帶的任何一支球桿完美匹配。但是這有助於培養他們的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想像力。他們離開球場時總是會有所收穫,擊球能力也因而增進不少,幫助他們在周末打敗對手。

● ● ●

參加2006年奧勒岡公開賽之前,我大多攜帶六支球桿打競速高爾夫。為了那場比賽,我特地增加三支球桿成為九支,感覺好像在作弊。我以低於標準桿11桿的成績完成54洞,可惜在驟死延長賽敗給史考特.克里格。我在比賽過程中不曾思考真希望有帶6號鐵桿或其他事情,一切全憑直覺。

● ● ●

高爾夫球員的適應力很強。1987年萊德盃,班.克蘭蕭(Ben Crenshaw)對戰艾蒙.達西(Eamonn Darcy),班在前往第7洞開球台途中損壞推桿。之後班一直用1號鐵桿推球,績效出色,一直堅持到第18洞才落敗。我在Pumpkin Ridge高爾夫俱樂部擔任總教練長達18年。有一天在競速高爾夫的練習球局中,我抵達第1洞果嶺才發現忘了帶推桿,與其掉頭回去取,我決定直接用上果嶺的那支球桿推球。結果我在後九洞用四支不同球桿連抓五鳥,最後以68桿作收,只用了50分鐘。球局結束後,我將情況告知Science And Motion (SAM) PuttLab超音波推桿測量系統發明人、神經科學家克里斯欽.馬奎特博士(Dr. Christian Marquardt),當然也不無炫耀之意。他回答說:「你快速適應用任何球桿推球進洞,這正是人類的本能之一。」

● ● ●

昔日的個人練習球袋對增進球技很有幫助,因為你必須親自撿回打出去的球。為了避免四處奔波撿球,你就會力求精準,重視每一次擊球。現代高爾夫練習場省去撿球的勞動,練球比實際打球更輕鬆,因為你無須對集球結果負任何責任,也因而不會獲得顯著的效果。如果能夠賦予更多重要性,例如每一次擊球失誤就捐10塊錢給慈善機構,進步會更大。

● ● ●

塞維.巴列斯特羅(Seve Ballesteros)不僅是沙坑球高手,更知道如何教授箇中訣竅。他會拿一支8號鐵桿給業餘球友說道,「一直打直到將球打出沙坑。」業餘球友會慢慢作出調整,桿面開放,握把降低,加大站位,最後順利將球送出沙坑。當換回沙坑挖起桿時,沙坑擊球就變得輕而易舉。塞維貫徹執行蘇沃洛夫原則,辛苦練習,實戰輕鬆。

● ● ●

研究顯示,大腦和身體在肢體動作中配合最為良好。這正是我無數次在不到一小時打出低於標準桿成績的原因之一。所以保持身體持續動作是對抗打球速度緩慢的秘訣。李.屈維諾(Lee Trevino)在等待擊球時,總是不停來回踱步。他藉由這個方法消除緊張和焦慮,鎮定身心系統,輪到擊球時立即進入狀況。

● ● ●

屈維諾不停說話和動作真的有實質作用。克里斯欽.馬奎特博士和黛比.克魯斯博士的研究顯示,持續說話(佔據意識)和動作對高爾夫表現至關重要。屈維諾不停說話幫助下意識接手揮桿動作,避免擊球失常。這個方法很有效,結果他以一桿勝出。

● ● ●

在長草區或樹林找球最是浪費時間,所以USGA將找球時間從五分鐘縮減為三分鐘。不只失誤的球員忙著找球,同組其他球員也助一臂之力。競速高爾夫幫助我培養穩定開球,提高命中球道機率。我的開球距離一向不出色,但是短而直的球路有助於避免計分卡出現高額數字。

● ● ●

請務必嘗試競速高爾夫。找一個無人的時段,只帶數支球桿下場,以最快速度打三洞。我敢打賭你的成績一定很不錯。球局結束後的啤酒喝起來風味空前甜美。


好文章與好朋友分享!請分享本文,讓朋友們與您同享新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