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新知2022-01-26

推球視力隨著年齡衰退

大多數球友從28歲開始惡化所幸已有解決方法 馬修.魯迪執筆
推球視力隨著年齡衰退

疫情發生之前,79歲的著名高爾夫選手和教練戴夫.史托克頓(Dave Stockton)四處奔波授課,之前三年只打了三場球,但是被迫休息後,過去四個月已經在加州紅土地鄉村俱樂部打了30場球。他甚至取得差點以便和其他會員賭球。▶史托克頓在全盛時期曾贏得六場正規巡迴賽和長春巡迴賽的大賽勝利,150碼以內擊球無人能出其右。「我不在乎開球降落何方,因為我知道短桿不輸任何人。」但是現在已不復如此,推桿反倒成了他的弱點,就連在紅土地球場難度最低的146碼par 3第10洞都吞下柏忌。▶「好消息是我的推桿過了79年才開始衰退,」史托克頓打趣道,他最近的一場球以70桿作收,出現三次三推。「我的推球感覺仍在,但是視力已大不如前,不再能精準連結雙眼所見和雙手動作。」

史托克頓推球績效延後衰退在許多方面都屬特例。PGA巡迴賽統計數據和人類生理學研究顯示一個出乎意料之外的結論。菁英球員的推球巔峰期更靠近職業生涯初期而非晚期。PGA巡迴賽推球桿數利得統計直指推球巔峰年齡是27歲。到了35歲,一位球員的推球能力衰退超過三分之二。41歲的職業選手推球績效低於平均值。

職業選手況且如此,一般球友年過30之後推球績效一去不復返?那倒也未必。

推球是生理、心理和工程的有趣結合。你或許會以為無需力量和速度的推桿會是年長球員跟上年輕球員的最佳方法。這個看法其實是錯誤的。

人類的體能在30歲之後仍然可以持續進步,但是涉及細膩動作的手眼協調能力過了27歲就穩定衰推。這意味著50歲的菲爾.米克森(Phil Mickelson)的1號木桿揮桿速度仍然可以達到120英里,但是手眼協調能力早已不復25歲的狀況。

但是絕大多數菁英選手仍然可以優化許多因素保持推球績效。他們知道如何研判果嶺。他們擁有優質教練資源。推桿精準搭配身體和推球動作。

這意味著經由調整預擊流程、推球動作和心態,即便過了推球巔峰年齡,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的推球績效。首先我們就從生理機能談起。

麥可.拉登博士(Dr. Michael Lardon)具有心理藥物學和生物心理學背景,專研心理和生理的相互關係以及兩者無法有效運作的原因,對於輔導菁英運動員頗有心得。

生理性顫抖是妨礙推球績效的主要原因。細胞所發出的訊號連結你的心理和雙手,健康的年輕球員的心理和雙手之間的連結清晰而無雜訊。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響,包括睡眠不足、咖啡因攝取和壓力,生理性顫抖的影響更為顯著。「外科醫生雙手林靈敏度會隨年齡衰退,」拉登說。「你的協調能力和主體自覺都會受到影響。推球所需的觸覺、視覺和聽覺因而鈍化,績效隨之降低。」

另一位著名短打教練史坦.尤特利(Stan Utley)的影響包括虛擬和實體兩方面。尤特利是PGA巡迴賽九洞最低推桿數紀錄保持者(2002年加拿大航空錦標賽),指導過數十位巡迴賽職業選手的短打技巧。「我自知視力比不上從前,」59歲的尤特利說。

除了視力和主體自覺之外,其他因素也影響了職業選手的推球績效。「隨著大腦發育,成年年擁有較佳的分析能力。這對於生活是件好事,但是對於運動員卻未部有利,因為經常導致過度分析和過度反應,」拉登說。「你的分析能力增強,但是績效卻未增加。」巡迴賽每週都提供推球失誤、遭到淘汰以及錯失贏球機會的數據。無數測量工具可精準顯示推桿桿面開放或關閉的角度。「球員們經常會用一些術語描述推球狀況,」拉登說。「再加上未能達成目標的挫折感使得情況更加複雜。球員應該忘掉這一切,拋開過度分析,憑感覺推球。」

拉登指出,過度強調分析會終結一位球員的職業生涯。「過度專注技術層面通常會導致績效低落,形成惡性循環。」

諷刺的是,業餘球友的競爭環境迥異於職業選手,所以反倒更有進步空間,縮小和職業選手之間的技巧和知識差距,幫助你提升推球績效,方法如下。

改善果嶺研判技巧

菁英球員和業餘球友最大的差距在研判果嶺表面的坡度起伏的能力。職業選手不但有桿弟幫忙研判推球路線和速度,本身也具備紮實的果嶺研判技巧。「大多數業餘球友都表示知道如何研判果嶺,其實只是記得類似的推球狀況罷了,」尤特利說。「更糟糕的是,他們的記憶力相當錯亂。」

學會系統性果嶺研判技巧會讓你終身受用,例如參加AimPoint的推球課程。AimPoint會教你如何利用雙腳感覺果嶺坡度走向,然後根據斜坡狀況利用手指和地平線選擇瞄準點。若是不想參加訓練課程,幾個簡單的調整也有助於改善預擊流程。

教練陶德.安德森任教於PGA巡迴賽績效中心,他的學生包括PGA巡迴賽職業選手比利.霍謝爾(Billy Horschel)和布蘭德.史尼迪克(Brandt Snedeker)。他首先教導學生如何串聯研判結果與小白球實際滾動狀況。「正確研判果嶺必須結合三項技巧,」安德森說。「第一,你必須能夠看到彎曲路線。第二,必須準確感知推桿桿面瞄準方向。第三,必須讓球順著預期路線滾動。我會讓學生在他所研判的路線頂點放一枚硬幣,然後瞄準那一點。有些學生的瞄準點誤差會多達一英尺以上。」

安德森估計差點15的球友只發揮不到一半的推球潛力,原因在於果嶺研判不良以及六英尺以內推球失誤太多。果嶺研判越差,第二推越長。不過,矯正第一點,同時也矯正了第二點。「如果每輪能夠減少兩記推球,成績就會進步兩桿。即使開球增加20碼,或是上果嶺更靠近球洞10英尺,還是必須推球進洞,才能落實成績。」

放置硬幣然後評估預測與實際的差異,非常有助於提升果嶺研判能力,改善推球績效。

「我很訝異許多球員竟然不從側面觀察推球路線,在球和球洞中間,」史托克頓說。「如果你只從球後觀察推球路線,就難以看到全貌。」

從側面觀察推球路線猶如看一本豎立起來的書本,你可以看到整個跨頁全貌。從球後觀察則猶如看一本傾斜的書,視覺很容易遭到扭曲。

視覺化重於技巧

現年27歲的丹尼.麥卡錫(Denny McCarthy)過去兩年的推球桿數利得都領先群雄,創下2011年的路克.唐納(Luke Donald)以來連續領先紀錄。麥卡錫練習時幾乎不使用輔助器材。「我認為推球是一種藝術,而非科學,」他說。「我喜歡在腦海中想像推球路線和彎曲弧度。看見影像,看見路線,然後出手推球。」

麥卡錫強調滾動品質重於技巧,他在球上畫一道直線,在果嶺上練習直線推球,用粉筆在球和球洞之間畫一條線。然後將球上的直線對齊粉筆線,反覆練習推球。「還有一個老虎也採用的練習法。利用兩支球座設定比推桿桿面略寬的球門,然後單手練習推球,」麥卡錫說。「我希望感覺球的滾動狀況。」

麥卡錫的方法和史托克頓相當契合。「我一直主張務必看到和想像小白球滾進球洞的路線,」史托克頓說。「李.屈維諾和班.克蘭蕭等推球高手都是先看到路線,然後推球。重視視覺化想像大於技巧的球員最能長久保持推球績效。」

隨機練習

史托克頓指出,在變數多的場地練習推球,效果更好。「速度和坡度變化多的果嶺迫使你必須不斷做出調整,更有助於提能視覺化想像和速度控制能力,」他說。

去年名人賽延後至球天舉行,再現1960和1970年代天氣狀況不甚完美的情況下舉行的賽況。1974年名人賽,史托克頓領先蓋瑞.普萊爾(Gary Player)進入最後一輪,他計畫在推桿貼上鉛片以反制顯著放慢的果嶺速度,但是後來忘了。「我在前九洞發現自己忘了貼鉛片,不過仍然打出高於標準桿一桿的成績,」史托克頓說。「第13洞,第二桿上果嶺剩下15英尺老鷹推球。蓋瑞的球落在左側沙坑附近。我的老鷹推球距離不足,而他一切依推進洞抓鳥,最後兩桿勝出。這就是心理素質,我並未做出必要調適。此後我學會個別看待每一記推球。」

不要害怕改變

伯恩哈特.蘭格(Bernhard Langer)是高壇長青樹,1980年代一直到2020年代都有勝場。他加入長春巡迴賽13個球季已贏得41場比賽勝利,包括11場大賽。但是在這期間他曾四度克服推球手抖的問題。

「我在擔任桿弟和助理球師期間推球一級棒,但是一開始在巡迴賽獲勝立刻出現手抖現象,」蘭格說。「我從德國的慢速果嶺換到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快速果嶺,壓力真的很大。」蘭格努力存活下來,並且率先採用交叉握桿法。1980年他贏得第一場歐巡賽勝利,1985年首度登上名人賽冠軍寶座。但是手抖再度上身,必須再度改造推球方法。「到了我贏得1993年名人賽的時候,我採用交叉握桿法,桿身抵住小臂,」他說。「五英尺以內推球百發百中,然後手抖又回來了,於是我又更換成長推桿,為了繼續在巡迴賽存活。推球方式百百種,你必須找到有效的方式,看起來正不正統不重要,能夠得分最重要。」

史托克頓會根據球員的體型、傾向和舒適帶調整推球準備設定。

「我有時會採取開放的站位以便更清楚看到推球路線,有時又會採用關閉佔位因為感覺更好,」他說。「重點在於營造穩定揮桿擊球的姿勢,」他說。這兩位比賽經驗超過100年的名將的故事告訴我們,推桿基本功其實因人而異,研究結果也佐證這個說法。

黛比.克魯斯(Debbie Crews)專研推桿心態30年,曾做過無數研究,不過其中一個研究結果最有助於改善推球績效:

「三歲小孩都能將球滾進洞中。許多成年人刻意操控推桿反而妨礙小白球滾進洞中,」克魯斯說,她是LPGA巡迴賽認證教練,目前擔任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績效顧問。「無論選擇何種推球方法,都必須確立一個可資使用的想像。例如球洞上有一個鐘面,然後努力讓球越過鐘面上的數字滾進洞中。或者可以讓球以慢、中、快的速度滾動。一但這個目標佔據你的心思,你就不會再去思考站位、握桿、推球動作等問題,不在受制於技巧問題。」

了解你的傾向

你的主要球路或許顯而易見,無論是右曲球、左曲球、小右曲球或小左曲球。你的推球傾向也一樣,只不過比較難以辨認。「我有時候會略微偏左瞄準,然後將球推像球洞,」蘭格說。「所以桿弟固定幫我檢查瞄準是否正確。如果你了解自己的傾向,即可對症下藥,不會盲目矯正,大幅提升推球績效。」

安德森補充說,「還記得我先前所描述的硬幣流程嗎?如果固定做這個練習,即可找出自己的推球傾向,然後據以做出正確調整。」

尤特利指出,了解自己的傾向還可以避免對問題過度反應。「我知道每當推球不順,都是因為我將握把向後拉,」他說。「於是我又調整回中性設定,推球再度便容易,無須額外做調整。」

強調過程,而非結果

當你力拼打出好成績,卻因為一記推球失誤功虧一簣,會造成長期影響。「業餘球友推球失誤時,揮桿會變得更慢、更短,」安德森說。「或是開始操控桿面,因而影響推球感覺和控制度,反而弄巧成拙,失誤越來越大。害怕出現失誤的恐懼對推球績效的傷害更甚於實際失誤。」

四英尺決勝推球固然無法和急診室生死的生死關頭相提並論,但是拉登指出,但是兩者都必須集中注意力專心一志,不受當下的緊張氣氛影響。「我在急診室輪班的時候,經常遇到需要心臟復甦的病人,」拉登說。「護士會將除顫器遞給我,萬一出差錯,病人就會死去。護士經常面對這種情況,早已安之若素,不受當時情況影響。推球好手都會確立一套可以倚靠的預擊流程,按表操課,有效減輕壓力。他們會採取超然的立場面對結果,然後繼續打下一桿。」

安德森表示,所以無論外界情況如何變化,都必須堅守相同的擊球流程,從擊球準備設定到小白球離開桿面的瞬間,一以貫之。

「你是在不完美的果嶺表面推球,很有可能所有步驟正確無誤,但是仍然失誤。或是有些步驟不正確,可是小白球依舊滾進洞中。所以無須在意結果,按部就班研判路線,然後讓小白球順著路線滾動。做好你所能控制的,其餘聽天由命。誠如運動心理學家狄克.庫普(Dick Coop)所言,你只能擊球,但無法保證小白球一定滾進洞中。」

回到史托克頓和他最近的球局,最令他訝異的是對手因為推球失誤而大發雷霆之怒,進而顛覆有可能打出的好成績。「球員們總是對推球失誤耿耿於懷,」他說。「但是你最好拋諸腦後,繼續打下一桿。我所有打過的巡迴賽只贏了24場,輸掉950場。如果多推進幾球是否就能贏得1974年名人賽勝利?日落之前,我會停止思考這個問題。」


好文章與好朋友分享!請分享本文,讓朋友們與您同享新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