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桿2021-09-02

頂尖巡迴賽選手的短打密笈

派翠克.瑞德分享果嶺旁得分私房祕訣
頂尖巡迴賽選手的短打密笈

優秀的短打技法為派翠克.瑞德博得「魔手」的稱號,揮桿教練大衛.李德貝特也認為實至名歸,他盛讚瑞德的短打想像力和技巧無與倫比。瑞德神乎其技的短打技法和同樣以短打著稱的塞維.巴列斯特羅有許多相似之處。

「短打有許多流傳已久的『正統』技法,但是派翠克和塞維一樣,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李德貝特說。「他能清楚想像想打的球路,身體和雙手自動配合執行。」

瑞德表示高超的短打技巧源於需要。他的全揮桿擊球可以被形容為卯足全力,因而經常降落在一些怪異的地點。要不是有優異的短打護身,他的職業生涯早就無以為繼。

「短打是很好的補救措施,」瑞德說。「長打失誤後能夠立即用短打補救的選手會是比賽的贏家。」瑞德指出,雖然他的短打技法來自於長時間鍛鍊,但是一般球友也可立即拷貝,無需太多練習。瑞德說,如果有時間練習短打,收效會更大。

「短打技巧越嫻熟,越容易將5桿變4桿,4桿變3桿,3桿變2桿。」

簡化你的選擇:「我只用61度和57度兩支挖起桿處理果嶺旁短打,」瑞德說。「精通兩支球桿比精通四支球桿容易得多。」  縮小目標,縮小失誤:「我的起撲球目標是讓小白球和推球一樣以正常速度滾進洞中。你也應該以此為目標,」瑞德說。「如果你打算將球送到距離球洞10英尺範圍之內,但是失誤了,那麼小白球就會距離球洞更遠。如是如果你努力讓小白球滾進洞中,即使失誤也不會太嚴重。」

擊球設定:改變方法

雖然一般建議短打應設定身體開放,瑞德卻設定右腳後移(上圖)、肩膀方正。「這有助於自目標線內側以更平淺的角度下揮,桿面略為開放,桿頭將會順著草皮滑過,」他說。「大多數業餘球友都會發現這種設定方式容錯度更大。」瑞德表示,關閉的站位有助於保持重心在整個揮桿過程中偏向前腳。這正是紮實擊球的關鍵。「你應該保持60%到65%重量落在前腳,下半身保持穩固不動。」

開放的站位經常使得業餘球友的重心留在後腳,下半身過動,因而難以穩定下擊,桿頭滑過草皮。

瑞德指出,藉由調整擊球設定打出不同球路,比調整揮桿技巧,更有助於改善擊球穩定度。如果想打出低飛起撲球或劈起球,瑞德就會縮小站位,並且將球位後移。只要將球位逐步前移即可拉高彈道。「但是我的胸骨總是設定在小白球前方,」他說。

揮桿

正確釋放球桿「無論擊球遠、近、高、低,擊球前後都必須保持胸部朝向目標移動,」瑞德說。

瑞德指出,持續轉動上半身有助於正確釋放球桿。業餘球友常犯的錯誤就是在擊球時停止轉動身體,但是雙臂和雙手仍持續揮動,導致擊球品質不良、彈道不穩定。球桿、雙臂和身體應同步移動至收桿位置。

「右手向上移動通過擊球區,保持桿面指向天空,」他說。「如果身體停止轉動,就有可能出現薄擊。所以務必持續轉動身體通過擊球區。」

練習控制彈道:「從每一個短打位置練習打三種球路,留意小白球的動向,」瑞德說。「低彈道、中彈道和高彈道各一球,然後移到下一個短打位置。這個練習可有效改善對彈道的控制。」

瑞德利用兩個練習改善短打品質。

● ● ●
第一個練習是努力讓桿身在擊球時擊球準備時所設定的位置。這是避免出現薄擊或厚擊的關鍵。「如果擊球準備時設定桿身前傾10度,那麼桿身也應以相同的前傾角度觸球,」他說。一個很好的視覺輔助是在球旁插一支瞄準桿(上圖),練習擊球時的桿身角度比照瞄準桿。「嘗試比照不同的瞄準桿和桿身角度,看看彈道會出現何種改變,」瑞德說。「不過務必設定胸骨在球的前方。」

● ● ●

第二個練習可改善身體轉動,同時訓練右手向上移動通過擊球區。你或許見過其他球員練習單手打起撲球和劈起球,體會球桿滑過草皮的感覺。「但是這個練習並不是只用到手臂動作,」瑞德說。「右手揮桿通過擊球區時,身體也應朝向目標轉動(下圖)。左手按住胸骨,單手揮桿,著重身體轉動。球桿會滑過草皮將小白球彈出去,直到擊球之後才出現手腕動作。收桿時桿面仍然指向天空。」




訂閱Golfact TV教學頻道,24HR擁有個人專屬教練

球場解封,球技已鬆?救星看這裡 (按圖看進去)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極端氣候下,打球一定要戴太陽眼鏡,保護眼睛,也展現品味。快來看看我們為你準備的XXL/高爾夫文摘聯名款運動太陽眼鏡!▲點圖看更多▲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打完球,洗好澡,回家又流汗了!家庭常備,沐浴後讓暖風迅速吹乾身體,有益健康。現在就為家人準備一部吧!(點圖看更多)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疫情期間,窩在家裡。怎麼辦才好?(點圖看更多)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70年來,全世界高爾夫球友的好朋友,與你的高爾夫生涯一同成長!(點圖看更多)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佛度第一次拿到英國公開賽冠軍時寫下了這本書,之後又拿了5座大賽冠軍。此書可說是這位英國球王畢生心血精華!典藏最完美的尼克.佛度,盡在於此了!(點圖看更多)

好文章與好朋友分享!請分享本文,讓朋友們與您同享新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