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人物2016-06-06

大白鯊諾曼的名人賽悲歌

葛雷.諾曼、喬丹.史匹斯以及其他所有人可以從大白鯊1996年名人賽大崩盤中學到的教訓
大白鯊諾曼的名人賽悲歌

山姆.懷曼執筆

我任職高爾夫文摘,所以經常被問到如何開始打高爾夫。我並非出身高爾夫世家,我父親年輕時曾經打過高爾夫,但是桿頸擊球痼疾令他憤而封桿。我哥哥也只是淺嘗則止。親戚中唯獨外祖父熱衷此道,只可惜球技實在不甚了了。不過他過世之後,我母親仍然無限懷念地對我說,「你的外祖父高爾夫打得一級棒。」經常陪老丈人下場揮桿的父親難以茍同我母親的錯誤印象。「他打得糟透了,」他低聲道。「從未擊球升空。」

我到了上大學纔偶爾和室友下場揮幾桿。我們會到20分鐘車程外的新罕普夏打一座名叫Rockingham的簡陋的九洞球場。沒有任何一洞長度超過300碼,樹木也屈指可數,就連我那不入流的球技都可以輕鬆突破50桿。

由於只要一個小時多一點即可打完Rockingham,所以四月的一個星期天午後,我們幾個大四生相約在天黑前溜去打一輪。在此之前,我們先窩在公寓的沙發上觀看名人賽轉播,同時讓宿醉的腦袋清醒一下。當時大白鯊諾曼(Greg Norman)以六桿遙遙領先,可望披上第一件綠夾克。

我當時對葛雷.諾曼或其他任何一位高球選手都沒有特殊好惡。不過諾曼自信又自傲的態度很引人注意,我也知道他曾多次與名人賽冠軍擦身而過。我預期看到他如願以償,沒想到竟然出現意想不到的翻轉。

坦白說,我是因為他人的不幸而迷上高爾夫,夠詭異吧?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陰暗面。然而,我對諾曼的崩盤毫無幸災樂禍之感,甚至感到相當於心不忍。事實上,當他在第16洞開球落水、冠軍篤定落入尼克.佛度(Nick Faldo)之手時,我們就再也看不下去了,悻悻然關掉電視,朝Rockingham進發。此後我終於意識到高爾夫的無限可能性以及高爾夫揮桿宛如生命體般的高度複雜性,就算擁有出神入化的球技,在球場上依舊禍福難料。

諾曼虎背熊腰、滿頭金髮、儀表堂堂,誠如丹.簡金斯所言,就像是被派去刺殺詹姆士.龐德的殺手。如此冷酷殺手怎麼可能淪為受害者?事實上,在那個星期天之前,他已多次中箭落馬。

說諾曼是高爾夫史上最大輸家未免太超過,畢竟還有一票選手連四大賽勝利的皮毛都沾不到,而諾曼在全球已有90場比賽勝利,包括兩場英國公開賽。在老虎出道之前,諾曼可是331週世界第一紀錄保持者。如果說他是輸家,也是個令人羨慕的輸家。

然而,如果你對輸家的定義是讓煮熟的鴨子給飛了,那麼沒錯,諾曼的確是個輸家。然而,諾曼即使是個輸家,也是個有格調的輸家,絕不會自怨自艾,懊喪不已。

1986年,諾曼在四場大賽都以領先優勢進入第四輪,但是最終只拿下英國公開賽勝利。該年名人賽他原本有機會追平傑克.尼克勞斯(Jack Nicklaus)進入延長賽,但是最後一洞4號鐵桿失誤,一桿飲恨。諾曼在PGA錦標賽最後九洞自亂陣腳打出40桿,眼睜睜看著巴伯.杜威(Bob Tway)勝出。諾曼在四大賽宛如衰神上身。1987年的名人賽延長賽,諾曼敗給賴瑞.邁茲(Larry Mize)一記神奇的劈起球進洞。1995年美國公開賽最後一輪,他只要打出平標準桿的70桿即可贏得勝利,但他打出73桿。

這位一代名將何以如此強悍,又如此脆弱?兩者看似矛盾,其實有很強的邏輯關聯性。巔峰期的諾曼為職業高爾夫樹立新標竿,他以破紀錄低於標準桿24桿佳績贏得選手盃錦標賽勝利,1993年英國公開賽最後一輪在強風中打出64桿,他的前任教練布區.哈蒙(Butch Harmon)宣稱這是他這輩子見過最精彩的一輪比賽,而哈蒙說這句話的時候已經輔導老虎.伍茲(Tiger Woods)在1997-2002年間取得八場大賽勝利。

然而,達到這種球技高度會使諾曼誤以為自己所向無敵,俗話說「驕兵必敗」,他應該將這四個字刻在挖起桿上。諾曼的子女都表示他們的父親即使遭逢重大挫敗仍不改堅定自信。「頑固是我們家人的共同特質,」他的女兒摩根.莉說。「他是標準A型人格,好勝心強,確信自己會比其他人更成功。」

高爾夫教練兼球評彼得.寇斯蒂斯(Peter Kostis)說:「這股頑固的自信有時會幫助你在壓力下打出漂亮的一球。但是有時也會讓你鋌而走險,犯下大錯。葛雷就是這種情況。」

身為高壇頂尖選手,諾曼的過度自信有時會流於傲慢,於是面對壓力強大的最後一輪就很容易失常。所以諾曼近年來常感嘆當初要是有運動心理學家從旁輔助,戰績當不僅只於此。

「我剛出道的時候,後勤團隊並不包含運動心理學家,」諾曼說。「如果有我信任的人可以給我建議或是矯正我的心態,我的戰績當然會更好。」
諾曼最需要協助的是應急管理的能力,也就是當慣用的方法失靈時,該如何應變之道。

「當慣用的方法失效而挑戰迫在眉睫之時,要有能力拿出應變方案,」運動心理學家強納森.費德(Jonathan Fader)說。「選手們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難免會碰到意料之外的情況,如果事先做好準備,即可以最快速度復原。」

諾曼年過40之後對應急管理能力的需求更為明顯。儘管1996年名人賽是諾曼最重大的挫敗,不過他堅稱1987年敗給邁茲的殺傷力更為強大。「那一次對我傷害最大,因為我自認勝券在握,」諾曼三十年後如是說。「我因此經常告誡孩子們,即使自認完全掌控局勢,仍然必須小心提防意外狀況。」

崩盤前兆

九年後的1996年名人賽,諾曼第一輪飆出63桿,前三輪取得領先六桿優勢。週六晚上,諾曼在廁所偶遇高爾夫文摘記者彼得.多伯萊納。

「呃,葛雷,」多伯萊納說。「這次就算是你也不可能搞砸。」

結果,他還是搞砸了。九年前或許可以說是非戰之罪,但是這一次完全是他一手造成。最後一輪他打出78桿,尼克.佛度以67桿倒贏五桿勝出。這一役對諾曼而言是名符其實的大挫敗。諾曼領先六桿進入最後一輪,勝券已然在握,許多澳洲媒體已經著手撰寫諾曼勝出的新聞稿。諾曼當時的經紀人法蘭克.威廉斯(Frank Williams)確信諾曼肯定勝出,大手筆下注一萬美元賭諾曼贏,賠率14比1。週六晚有人出10萬美元買他得賭注,但是被他婉拒。

然而有一個人對諾曼週日的崩盤並不感到意外。CBS球評寇斯蒂斯稍早在練習場注意到諾曼在實驗更強勢的握桿。對高球選手而言,修改握桿形同學習一種全然陌生的語言。寇斯蒂斯發現諾曼在第二輪略微調弱握桿,擊球因而較不準確,但是仍然打出69桿,領先幅度擴大至四桿。寇斯蒂斯指出,諾曼的握桿在第三輪又回復名人賽週開始前的情況,開球頻頻失誤在球道兩側。不過拜出色的切球和推球之賜,他得以打出71桿。

「要不是短打出神入化,他很可能打出78或80桿,」寇斯蒂斯說,「大家都以為他越打越好,但是我已看到隱憂。同時失誤在球道兩側絕不可能打出好成績,尤其是在奧古斯塔。」

週六晚上,一位Golf Channel記者詢問寇斯蒂斯對諾曼封王的看法,寇斯蒂斯表示鑑於諾曼擊球不穩,他將面對艱困的一天。寇斯蒂斯本以為這只是兩人之間私下閒聊,沒想到卻傳進CBS高爾夫轉播執行製作人法蘭克.奇爾基尼安耳中。「法蘭克斥責我不應該昭告天下葛雷無法贏得名人賽勝利,」寇斯蒂斯回憶說。

寇斯蒂斯這才明白他對諾曼揮桿的批評早已傳遍全世界,而諾曼一大早就打電話向奇爾基尼安抱怨,表示這會影響他的心理狀態。

「我告訴法蘭克,『如果他在高球生涯最重要的一天還不忘打電話向你抱怨,可見他大有問題。』」

二十年後,諾曼也有同感。

「我深知自己週日早上狀況不佳,」諾曼說。「揮桿完全走樣。」

私人問題

諾曼的問題顯然不僅只於修改握桿。他後來表示,那天早上醒來感覺背部僵硬。他企圖靠散步來緩解,但是並未奏效。然而,這也只是問題的一部分而已。在他站上開球台數小時前,諾曼向我抱怨一些私人問題令他深感困擾。諾曼歷經三次婚姻(第一次仳離的贍養費據說高達一億美元),事業版圖遍及多種行業,複雜的私生活如影隨行,這一切都令他覺得名人賽週日會是艱苦的一天,無論是否領先六桿。

「生活上的種種問題產生所謂的『白色噪音』,那天早上我應該想辦法隔絕這些白色噪音,」他說。「但是我並未做到。」

還有外界紛至沓來的各種評論也對他形成巨大壓力,干擾他的心情。

「我猜他一定在回想之前多次當勝未勝的慘痛經驗,」威廉斯說。「換成是我一定會告訴自己千萬不要再搞砸了。」

職業運動員如果太過專注於比賽結果,只是徒然癱瘓自己的戰力罷了。高爾夫球員之所以經常被告誡「專注於眼前的一桿」,目的就在於將注意力從結果移到過程。誠如邁可.拉頓博士(Dr. Michael Lardon)所言,卯足全力贏得比賽勝利有時會形成沉重的心理壓力。

「對於肩負起眼前的責任,我並未做好100%心理準備,」諾曼說。「誠如我後來對孩子們所言,面對這種關鍵時刻必須做到心無旁騖。我當時並未做到,而我以也因此付出慘痛代價。」

練習場上的恐慌

那天早上,哈蒙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的學生終於能夠心平氣和地面對這座球場。但是實際並非如此,諾曼在賽前熱身時的情況一團糟。

「我清楚感覺自己的揮桿全然走樣,」諾曼說。「我告知布區,他回答說,『沒事,一切都很讚。』我回說,『不,布區,一切都不對勁,我可以感覺得出來。』」

哈蒙表示,雖然他已察覺情況不對,但還是極力安撫諾曼。而他對諾曼口中的「私人問題」也心知肚明。

「我總有一天會把他灌醉,然後問他那個星期天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哈蒙說。「他從未對桿弟東尼.納瓦洛和我提起任何事情,不過我們都意識到情況不對,因為他和昨天晚上判若兩人。」

諾曼後來表示,如果他當時對哈蒙和納瓦洛一吐胸中塊壘,情況或許還有轉圜餘地。但是他並未這麼做,之後越陷越深。

「我應該向他們盡情傾訴,」他說。「前後可能只需要10分鐘,但是我並未這麼做。所以我得到一個教訓,不要將事情憋在肚子裡。千萬不要粉飾太平。焦慮和快樂都是發諸中而形於外。」

以尼克勞斯為師

我任職高爾夫文摘之前,曾幫一家報社採訪冰上曲棍球和高爾夫新聞。我發現這兩類運動選手面對失敗的態度截然相反。冰上曲棍球員認為輸球乃天經地義,就連最強的球隊都難以倖免。重要的是從失敗中學習,不斷追求進步。
高爾夫的情況則完全不同。媒體和觀眾完全聚焦成績最好的選手;未能晉級後兩輪的選手則無人聞問,默默打道回府。

除非是食物鍊最頂端的選手:傑克.尼克勞斯、阿諾.帕瑪、諾曼和老虎.伍茲。他們因為顯赫的戰績而受到肯定。即使打不好的時候,他們也必須在第一時間對著麥克風表達失望之情。尼克勞斯一直是這類菁英選手的典範,他曾拿下18場大賽勝利,還有另外19場大賽位居第二,而且無論成功或失敗都不改優雅氣度。

「有時候即使打得很讚,還是會輸球,一點辦法也沒有,」哈蒙說。「葛雷很多時候是非戰之罪,不過也有些情況是他自己造成的。」

諾曼在賽後記者會上坦然面對失敗,並未以背部不適或私人問題做為藉口,也未歸咎他人。「我搞砸了,」諾曼對媒體說道,「我自作自受。我讓機會白白溜走,不過這並非世界末日,明天早上我還是會照常起床,享受生活。這一切都是對我的試煉,我只是還沒有搞清楚這個試煉的意義何在。」

媒體沒完沒了地從各個角度詢問失敗的原因,這對諾曼或許是痛苦的經驗,但是對其他選手卻深具啟發作用。當時年僅15歲的亞當.史考特(Adam Scott)就在家中收看了這場記者會,他後來繼諾曼之後成為最著名的澳洲球星。史考特原本以為只不過是目睹心目中的偶像輸了一場比賽罷了,等到自己親身經歷2012年英國公開賽大崩盤之後才意識到16年前的那場記者會意義重大。

「我們的情況非常類似,」史考特表示,「我也必須踏進媒體中心,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而葛雷毫不閃躲的坦然態度對我幫助很大。我因而對高爾夫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其中之一就是不應害怕失敗。因為失敗正是成功之母。」

面對媒體

坦然面對媒體對諾曼而言並非易事。他生性高傲,防衛心強,所以長久以來和媒體的關係一直相當緊張。

「他在賽前記者會的態度很衝,」諾曼的前任經紀人威廉斯說。「任何說了不中聽的話,他一定直接嗆回去。」

然而,諾曼在1996年的那場記者會終於卸下心防。「他應對很得體,」寇斯蒂斯說。「我認為葛雷因而更為圓融、謙虛,並且從中學到許多寶貴經驗,變得更有人味,對粉絲也更有親和力。」

應付完媒體之後,諾曼還必須安撫情緒激動的親友團:女兒摩根.莉、妻子蘿拉、經紀人威廉斯(14萬美元佣金飛了)。「我們全家人都很難過,」當時13歲的摩根說,「雖然最難過的就是他,但他還是盡力安慰我們,努力逗我們笑。我記得當時心想,看他這個樣子應該不會有事。」

登上返回佛羅里達的私人飛機時,諾曼終於可以卸下心防,但是看著所有人都哭紅了眼睛望著他,只好故作堅強,聲稱自己一點也不再意。

威廉斯回憶說,「他一派輕鬆地說道,這不過是一場比賽,沒什麼大不了,比起其他憑勞力賺錢的人,他只不過揮一揮球桿就賺進大筆超票已經很幸福了。他要我們和他一起喝光飛機上所有的酒,一醉方休。」

「我們果真開懷暢飲,」威廉斯說。「我知道其實他更希望獨自止痛療傷,但是他為了顧慮大家的感受,他只能強顏歡笑。」

亞當.史考特的突破

名人賽前79年歷史中,沒有任何一位澳洲選手曾經披上綠夾克。這種情況在2013年的一個起霧的星期天終於可望被打破,亞當.史考特進入第四輪時只落後領先者一桿。諾曼在佛羅里達家中和兒子葛里高里一同觀看他提攜多年的同胞選手征戰奧古斯塔。史考特在最後數洞和安傑爾.卡布瑞拉(Angel Cabrera)形成拉鋸戰,直到最後才推球進洞勝出。諾曼父子熱淚贏眶,激動不已。

我詢問葛里高里,他是否覺得他父親有一絲惋惜贏得勝利的是別人,而不是他自己?

「這是個好問題,」葛里高里說。「我想換做是一個氣量狹小的人一定會心懷怨懟,但是我父親的心胸肯定沒有那麼狹小。他現在早已將榮辱置之度外。」

現年61歲的諾曼仍保持健美身材,而且年輕人一樣熱衷社群媒體,樂在其中。他現在只偶爾參加比賽,大部份時間都花在經營他的大白鯊企業集團,子公司遍及多種行業,包括服飾、高爾夫球場設計、紅酒等等。

和高爾夫球場上一樣,諾曼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也曾遭遇許多挫折。他表示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被迫裁員令他備感壓力。然而諾曼目前的事業可說是蒸蒸日上,根據高爾夫文摘統計,他在2015年進帳1200萬美元,在老一輩的名將中僅次於傑克.尼克勞斯、阿諾.帕瑪和蓋瑞.普萊爾。這三位名將都擁有彪炳的四大賽戰績,如果諾曼在四大賽週日表現更穩定,拿下更多冠軍,他會不會比現在更成功?或許如此。但是我認為諾曼的魅力不僅在於他的勝利,也在於他的失敗,而且還有其他很多人抱持相同看法。

諾曼在1996年名人賽失利之後,一共收到超過8,000封來自各界的慰問信函,包括各國領袖(老布希總統寫道:「你的失敗比勝利對高壇貢獻更大。」)、其他職業選手(1989年名人賽短推球失誤痛失冠軍寶座的史考特.霍克(Scott Hoch):「我們知道你會挺過去。」)以及很多小球迷(10歲的大衛.提芬伯格:「不能事事都如我們所願,失敗使我們更堅強。」)而且事隔多年,諾曼還是不斷收到「成千上萬」這類信函。

「原因很簡單,」諾曼說。「我勇於面對失敗,坦然接受未能贏得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的事實。這一點令他們相當感動。」

好文章與好朋友分享!請分享本文,讓朋友們與您同享新知!

TOP